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吉时到!”

钟鸣声响起,如同枯木一般坐在大典左侧的李清臣站了起来,拿出了考题,给身边之人,朗声道:“发卷,开考!”

很快,考题被誊写成好几份,放置在大典的各处。

绍圣元年,总共有609名贡士,每人都是一张书案,一张草席,隔开距离在大殿中参加考试,将整个大殿都挤的满满当当的,排名三百之外的,还被安排在大殿之外了。考题终于千呼万唤出现的那一刻,不少人都愣住了。

问政题都差不多,也没什么好说的。

比如说刑案的题目,就是问律法的条文。

收税的题目,就是拷问士子对于税率的学习。

题目也不多,加起来就十题左右。

写的快的考生,半个时辰之内,就能完成所有的问政题。

但是策论题目就不一样了,这是主考代皇帝问策,或者是皇帝亲自出题。

绍圣元年的题目是:

“朕惟神宗皇帝躬神明之德,有舜禹之学,凭几听断,十九年之间,凡礼乐、法度所以惠遗天下者甚备,朕思述先志,拳拳业业,夙夜不敢忘。今博延豪英于广殿,策之当世之务,冀获至言,以有为也。夫是非得失之迹,设施于政而效见于时。朕之临御几十载矣,复词赋之选,而士不加能;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可雇可募之说杂而役法病,或东或北之论异而河患滋。赐土以柔远也,而西北之侵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至于吏员猥多,兵备利阙,饥馑荐至,寇盗尚蕃,此其故何也?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夫亦何必焉?子大夫其悉陈之无隐。”

什么意思呢?

先是吹捧了一番神宗皇帝的才能,舜禹之学。这可是做皇帝的最高标准了,当皇帝的都梦想着达到尧舜禹汤的水平,受万世敬仰。然后说神宗皇帝的亲政和功绩,从变革科举的选士办法,到变法中的《募役法》、《青苗法》等等,却笔锋一转,说到了变法的结局并没有达到预期。

让后让士子们写策论,为皇帝排忧解难。

李逵瞪着眼珠子,怎么都看不出来,皇帝还需要排忧解难的需要。这摆明了是要让人被变法失败而背锅,说白了,就是以殿试为名,亮刀子杀人诛心。不仅要让保守派背锅,还要摁死保守派。这读书人的心肠也太坏了。皇帝不会没看出来这其中的关系吧?

都将自己老爹比成了舜禹,还用告诉他大道理吗?

舜禹时代,夫子还没有出生,他们是蛮王而已,不知礼仪之美,不知礼乐之重,不知仁德之厚?

这么写肯定没问题,但绝对要倒大霉。

反倒是马昱看到了题目之后,却陷入了沉思之中。心说:“策论虽说了变法,但却提出了变法的不足之处,选咸汤团,还是选甜汤团?要命了,这是一道立场题。”

不仅仅是他,很多士子都紧张了起来。

朝廷的殿试,皇帝来了,满朝文臣之中,有头有脸的都到了。

如果这时候选了变法派,得罪保守派。选择了保守派,变法派肯定不乐意。

关键是,皇帝是什么心思?

至于大殿上的范纯仁和苏辙,还有章惇、蔡卞、曾布、李清臣,明显的站在两个阵营之中。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变法派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但同时,保守派也没有全部都下去。还有个吕大防,护送宣仁太后的灵柩落葬之后,告假回了蓝田老家啃小米饭去了。

要是吕大防在场的话,应该能够三对四的局面,表面上变法派锐意进取,但保守派执政将近十年,见招拆招,也不是随便可以揉捏的软柿子。

除非皇帝下场!

皇帝准备下场了吗?

马昱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虽说李逵告诉他,皇帝希望在殿试有人能够站出来,立场鲜明的支持变法。

但真的将自己的仕途赌上去的时候,他却迟疑了起来。

扭头看向不远处的毕渐,这位不紧不慢地开始在草稿上落笔。

心里也开始着急了起来。

而李逵和范冲座次也很显眼,殿试就不存在打乱考号,也不存在舞弊的情况出现。皇帝都在上头坐着呢,题目还是现场出的,自然不存在舞弊的可能。至于排名,是让皇帝看到贡士的长相,好让皇帝有所印象。

范冲早就想好了写什么。

他压根就不能顺着皇帝的心思去写支持变法的文章,他真要是怎么做,就不会将状元让出去了。

绍圣元年的状元,真不好拿。

至于李逵?

他也没有朝着对神宗皇帝歌功颂德那条路上走,也没有想过踩着元佑党人不放。而是另辟蹊径。他脑中空明一片,早就有所准备。李清臣不是说变法的不足吗?

当然,这话是谦虚。文人都不喜欢把话说满。

但也给李逵找到了文章的思路,咱们就从根子上说问题。不说变法,也支持保守派的政治主张。而是说人口导致王朝的困境。

当然,开篇还是要吹捧一下皇帝他爹的,在草稿上扒拉起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李逵刚写下这句,顿时反应过来,暗骂一句:都抄习惯了,差点把《出师表》给默了出来。得换个调调,要不然自己肯定要被吊打。

“臣窃闻先帝励精图治,数十年不敢懈怠,外有讨伐番邦叛逆之功绩,内有被泽蒙庥百姓之德望。天下共之,黎民敬戴。然数十年夙愿功亏一篑,为臣子所误乎?好事者言位高者不贤,位卑者空谈,此误国之害鄢?”

“非也,大宋气象承平,百姓乐业。非宵小能乱,非奸佞能祸,实乃天地有数,实非人之过也!”

写到这里,李逵啧了啧嘴,琢磨着是不是说的太露骨了?

关系到皇帝的事,肯定要多吹捧几句的,不管是什么缘由都不能忘。就像是哄孩子一样,先给个甜枣吃,然后再抽一巴掌。当然,对皇帝可不敢用训孩子的套路,得不着痕迹的将皇帝哄好了,哄开心了,然后稳妥的将进士出身拿回家。

批评皇帝肯定是作死,封建王朝,谁能承受得起皇帝的雷霆之怒?

即便没有踩皇帝,其实李逵的字里行间,都踩了一帮人,变法派。但也不是那么明显,就看人怎么解读了。就像是当年苏轼被下狱,受乌台之祸。说起来就是一帮捕风捉影,深怕没有功劳的御史们,故意找个人立威。这个人能量还不能小了,小了没成就感。

也不能太大,地位太高的人,他们想要拉下马,难度也高。于是就整了苏轼,谁让他是文坛宗师?

李逵上下左右看了很久,觉得还得润色一番。

等到开头写完,李逵惊奇的发现,吃午饭了。

往来的小宦官挑着存放食物的木桶,用厚实的布料将食物盖的严严实实,深怕跑走了热气。掀开之后,竟然是羊肉包子。

李逵心中长叹不已,这不是勾搭他馋虫,故意不让他考好吗?

放下笔,李逵对着发放食物的宦官大喊道:“来二十个羊肉的,不要野菜馅的,再来一盆羊汤。”

原本紧张的殿试气氛,被李逵的一嗓子喊的烟消云散,周围贡士都看傻子似的看着李逵。李逵有什么办法,他的饭量,能吃三十个,吃二十个是半饱。也就是因为下午还要考试,要不然就放开了吃,也没顾及。

送饭的宦官带着几个小黄门,一脸怒气的将食物放在了李逵的书案上。

李逵定睛一瞅,还是熟人郝随。他目带狐疑的看着郝随一脸奸相的脸,觉得这老小子对他有恨,会不会……

没等他开口,郝随忍不住了,用尖细的嗓子开口道:“李逵,也就是今日殿试,你能使唤咱家。别不知好歹,吃食没毒。”

李逵翻着白眼,悠悠道:“谅你也不敢。”

气地郝随真相将手中的木桶套在李逵的脑袋上,暴打这混球一顿。自从李逵出现之后,他被皇帝冷落了很多。虽说还在皇帝跟前听差,但身边多了个和他争宠的对手,这种眼瞅着苦心积虑熬了十几年才换来的富贵,一转眼就要给他人做嫁衣的悲愤,让郝随对李逵恨之入骨。

但殿试场合,郝随也不敢和李逵吵闹起来。

他甚至想偷偷将李逵的墨盒打翻在李逵试卷上,可是等了很久,却没有等到机会。

李逵伸手就能将他的书案防的严严实实的,这厮竟然将试卷放在了衣襟里,贴身藏着,显然也是有备而来。

朝廷抡才大典,皇帝身边的人也不能闲着。

这算是大多数进士们能够享受到皇宫中太监的伺候,还有御厨的美味的机会了。而且对很多人来说,只有少数的几次。

当然琼林宴肯定也是如此规格。

李逵一口羊汤,大嘴张开,偌大的包子两口送入嘴里。咕咚一下咽下去,速度快的就像是饿死鬼投胎。

很多贡士都被李逵的豪放给惊呆了。

甚至连坐在高台上的几位大臣也将目光投射到了李逵的身上。

章惇气定神闲的坐在宰相的位置,不紧不慢地吃着炊饼,他对于饮食上的要求也不高。并非那种崇尚奢华的世家子弟,从习惯上来看,他就是个异类。

这方面,他和李清臣有点像。不过李清臣是寒门出身,他生活简朴,是为了告诫自己,他如今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辛苦而来,不能忘记忧患之困。文人都喜欢忆苦思甜,有的人坚持住了,生活就简单了起来,德操也升华了。有的人装装样子,纯粹是为了给人看。

不过,蔡卞和曾布不一样了,他们喜好锦衣玉食,不肯苛责自己。但食物不算孬,也勉强吃起来。

突然曾布看到李逵,笑了起来,对李清臣道:“李兄,你就是被那位酒囊饭袋给落了脸面吧?”

李清臣不待见李逵,不仅仅是李逵,和苏辙所有有关联的人他都不待见。

不过,相比之下,他对曾布的厌恶甚至要超过李逵,轻轻笑道:“非也,我是磨砺他而已。曾兄多心了。”

哼。

曾布碰了个软钉子,越发心中不悦。

变法派这边人多热闹些,反倒是保守派那边,虽人少,却很融洽。范纯仁也好,苏辙也罢,平日里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但内部还是极力团结自己人的君子。相比变法派的互相拆台,保守派要团结的多。但团结也没用,皇帝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让保守派滚蛋。

别看策论题目中,说到了变法的结果不好。

但是苏辙一看题目,心里明镜似的清楚。皇帝这是想要清算后党,矛头直接指向了变法失败的原因,因为没有坚持下去。

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

因为出了个太皇太后,还有元佑党人。

对外绥靖,对内强压,民怨沸腾。这是变法派告诉皇帝如今大宋的困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元佑党人执政的时候,手上并没有能达到将领,那时候章楶还没有展露统帅天赋,凭借一人,就欺负到西夏过濒临崩溃的地步。而且每次都是以少胜多,堪称文坛的妖孽。当年,这位还在各地当转运使之类的官,根本就没有展露军师才能。

真要是有这么一位在西北如同定海神针般的大能镇住西夏国,司马光也不会急着去和谈。之所以要和谈,是因为心里没底,一帮子酸儒为主组建的执政团体,根本就没有一个人会打仗,倒是写史书都很擅长。这种局面之下,真要是边疆爆发了战争,司马光等人就只能吐血干瞪眼了。

可即便机智如苏辙,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给皇帝解释,不变法不见得会弱,变法也不见得会强。百姓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变法能够解决的。

想要戳破变法的骗局,只能给变法派机会、时间、还有失败的结果。

但这些苏辙给不了。一旦给了,他连在朝堂立足的资本就丢了,不仅仅是他,还有吕大防、范纯仁等人,都将背负着沉重的心里负担,开始他们漫长的贬谪生涯。

这段生涯或许是十年,或许更长。

就在李清臣将策论考题揭开之后,苏辙就在想对策。在此之前,苏辙天真的以为保守派或许日子不太好过,但向太后也是支持保守派。加上吕大防还没有开始贬谪,只要将其接入京城,至少稳住阵脚还能做到。

可当李清臣揭开考题之后,苏辙再也忍不住了,这题目是李清臣出的?还是皇帝的意思?

表面上看,变法没有成功,原因很多。但蕴含的凶险,也就苏辙等人清楚,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在水中,才能感受到那种冰寒的痛楚。这是皇帝要清算朝堂的意思?或许参加考试的贡士们不清楚,但苏辙已经看清了皇帝的心思,决心或许没下,但已经开始纵容变法派的放肆。他下定决心不再忍耐,干脆斗一次,不奢望能让皇帝回心转意,但至少不能让此生带有遗憾而去……

“子由,看看,那小子吃的多香,跟李逵这小子吃饭,老夫每次都能多吃两碗黍米饭。”范纯仁笑着指着李逵的方向。

苏辙被打断了思路,有点不满的看向了李逵。耳畔就听到范纯仁絮叨着:“当初子瞻留李逵和李云两小子在家,两天吃了他们一家四口人一个月的口粮,着实可爱。”

苏辙心说:“幸亏当初没有让他们进府,要不然老夫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业,会被这货给吃空的?”

咦,不对劲,苏辙愣住了,他刚才想什么来着,怎么忘记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