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辈们目瞪口呆,宋寄远尤其瞠目结舌。
足足好半会儿过去,小子们才小心翼翼问道:“真的可以贪腐吗?陛下莫不是给我们挖坑?”
杨一笑尚未回答,有个重臣已经抬起脚,轻轻对着一个小子踢去,笑骂道:“胡说八道,你们值得挖坑吗?”
唐青云一脸笑意岑岑,语带深意对小辈们提点,道:“此乃长辈们商定的事情,你们老老实实干好就行。只不过老夫要提醒尔等一句,你们刚才说的贪腐绝不允许……”
“何谓贪腐,乃是公权私用,贪的是朝廷之资,腐的是大唐律法。”
“因此,贪腐不允许。”
“但你们可以收受贿赂,刚才陛下甚至说过允许你们索贿,能听懂这里面的道理吗,受贿索贿拿的不是朝廷之资。”
“况且地方官们送不了什么大钱,顶多是给一些土特产走走门路,因此,于大局无碍。”
年轻一辈面面相觑,有个机灵的小子凑上跟前,嬉皮笑脸问道:“唐伯伯,我们这算不算是奉旨捞钱?”
唐青云哈哈大笑,在场重臣也纷纷莞尔,齐声道:“然也,臭小子们,陛下和我们的谋划,便是让你们奉旨捞钱。”
“只不过此乃机密,尔等心里知晓便可。嘴上要有个把门的,别把内幕说了出去。”
“总之,一句话……”
“让你们小辈去捞钱,加起来也捞不了多少,此举不但不会大肆破坏法度,反而能给各地的官员一些鼓舞。让他们想尽办法来京城走门路,通过走门路拿到他们想要的批复。”
“人心啊,历来如此!”
“倘若是朝廷摊派下去的任务,官员们哪怕会干但却不感觉重视。”
“而如果是想尽办法才争取到的所谓好处,他们不但会重视而且干起来会极为上心,小东西们,好好学着吧,对于这等治政手段,你们都得好好的学。”
年轻一辈无不点头,忍不住发出惊赞之声。
这时有一个老家伙缓缓开口,语气竟然和小辈一般同样惊赞,由衷感慨道:“借用人心弱点,激发上进之念,这就是中原的治国治官手段么,难怪我们草原民族在内政方面一直输……”
“服了,老朽服了啊。”
“我耶律楚材曾经自诩聪慧,然而我却想不到这种办法。”
在场重臣全都笑呵呵的,唐青云伸手轻轻一拍老耶律的肩膀,道:“其实你不是想不到,而是以前不适合施展,金国那边是会盟制度,上层贵族很难齐心,咱们这边则有不同,君臣之间志向如一,因此,才能使用这种手段。”
“比如派出各家的小辈们去贪财,无论贪了多少都属于为国做事,由于这是陛下和大家商定的计谋,因此各家都不担心小辈会被知罪。”
“可是金国不行,哪怕事先商定了也没意义,因为啊,他们一旦贪了就收不住手。”
“耶律老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耶律楚材不由点头,道:“是啊,金国的情况注定他们学不了中原。”
“各大部族的私心极其严重,一旦看到利益就想着往自家拿,如果他们也学这边让小辈去索贿捞钱,那么局势一旦展开就再也没办法控制……”
“就如唐大人你刚才所言,他们哪怕事先商定也没用!”
“见了利益,必望约定,各部都会越捞越多,并且把利益拿回本族。”
“他们才不会在乎整个民族的大局,草原几百年的风气让他们只会在意自家。”
耶律楚材说到这里,不由又是一声感慨。
唐青云又伸手轻轻一拍他肩膀,低声道:“老兄弟,别伤感,你知道自己是有机会施展抱负的,因为你以后只会负责草原上的一个部族……”
聪明人说话,不需要太直白,点到为止,耶律楚材已经领会。
这个老狼族忍不住面色带笑,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唐大人说的一点不错,以后我这把老骨头啊,只负责草原上一个部族。相互间没有任何争抢,所有利益只要拿到手就是有利益一个族群,因此啊,我可以完全效仿这边的治国手腕。”
唐青云也点点头,目光包含深意道:“如果你身子骨还成,那就稍作一番准备吧,这两年一直让你无官无职待在京城,陛下应该是打算让你背上了……”
“耶律老兄,有没有信心,享受了两年富贵和安逸,还能不能适应草原的苦寒啊?”
耶律楚材哈哈一笑,虽然老迈但却意气风发,道:“只要陛下降旨,老朽鞠躬尽瘁,大唐给我施展抱负的机会,老朽岂能不在史书上博取个名声。”
“唐大人,诸位同僚,到时候可别羡慕老朽,说不定我比你们的功业更大呐。”
重臣们也都大笑起来,纷纷道:“得了便宜卖乖,得了便宜卖乖啊……”
“你去草原可以施展抱负,辅佐雅雅部族不断壮大,将来一统草原版图,为大唐开辟庞大疆土,这等宏伟功业堪称古今第一,我们这些人哪能比的上你……”
“耶律老兄啊,吾等忽然感觉你的显摆嘴脸好生可憎。”
……
御花园的气氛越发融洽,长辈和小辈各成圈子在谈笑。
打边炉吃的就是气氛,同时又能商量朝廷大事,不但人人感觉轻松,而且相互激发灵感,因此,各种关于治国的奇思妙想不断酝酿而出。
整整一个下午,笑声没有停过。
直到傍晚之时,终于到了尾声,这时候,所有人把目光看向杨一笑。
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该是发布和领取任务环节了。
果然!
杨一笑微微轻咳一声,无论神情还是语气皆都变为肃然,缓缓道:“诸位爱卿,各家晚辈,朕做如此部署……”
“既定之国策,外松而内紧,大唐第一个三年计划,从即日起正式推行。”
“对内,咱们要奋进一切力量去发展,不但要疏通大运河,而且要大肆兴修工程,开挖沟渠,修筑官道,兴办蒙学,鼓励开荒……”
“对外,则要时刻防备天下各方势力,虽然咱们和南云暂时缓解关系,但是国与国之间该警惕仍旧要警惕。”
“除此之外,还有江淮之南!”
“比如那个看似老实的大楚,以及大楚以南的后汉,甚至和咱们关系最好的川蜀,同样也要在交往之时有所防备。”
“最重要的是,北方草原……”
“金国仍是当今天下的第一势力,狼族每一个牧民骑上战马就是兵。故而,属于警惕和防守的重中之重。”
杨一笑先说了一下总体局势,然后开始详细分配各方的任务。
他语气肃然再次开口,以帝王口吻下达命令。
“冠军侯赵云,朕给你五万精兵,此前曾经说过,让你去山西道剿匪诏安,现在,朕给你具体任务……”
“其实朕不只是为了诏安你妹妹的夫婿,也不仅仅是为了给她那个夫婿一份前程,而是朕和重臣们早有总体规划,你今后三年要率兵驻扎山西。”
杨一笑说着一停,目光看向单膝跪地听令的赵云,肃然继续又道:“冠军侯,你记住,虽然山西道有着济王坐镇,但他苦苦支撑这几年很不容易,随着年龄渐长,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你以后要学着接济王的班……”
“”无论治军还是治政,你暂时的能力都不足,去了之后一定好好学习,争取让济王早早能歇歇。
“之所以给你五万精兵,是因为山西道最重要,冠军侯,朕趁此机会考考你,山西道为什么最重要,朕为什么要增加五万精兵?”
赵云虽然是猛将出身,但这几年一直被当作帅才培养,见识有长足长进,很快便给出答案。
“启禀陛下,末将略知。”
“山西道不但跟川蜀势力接壤,而且还是大唐河北道的依仗。而河北道乃是扼守中原的门户,金国狼族一旦南下必然要打河北……”
“虽然陛下已经让周尚书领兵五万去河北边境,但那是咱们大唐国策之中属于震慑性质的布局,一旦周尚书在河北边境震慑不住狼族,末将驻扎山西的五万精兵就要第一时间北上。”
“如此会同两支精兵,十万大军可以保土不失。”
杨一笑对赵云的回答颇为欣慰,但却立即又问了一个问题,肃然道:“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让你也去河北?”
赵云仅仅迟疑一下,立马又做出回答,大声道:“因为咱们推测的战事不一定会出现,所以十万精兵同时驻扎边境反而有可能引发战争,金国看到十万大军压境,会认为大唐要掀起国战……”
“况且,山西道在平时也需要驻扎兵马!”
“虽然那里有济王的八万军队,可那八万的战斗力不太行。”
“毕竟是济王以前养起来的兵,咱早就知道那些软蛋不怎么能打。”
“额,咳咳,陛下,末将说秃噜嘴了……”
“我不是说济王爷爷本事不行,我是说他养的兵马不太行……”
杨一笑连忙摆摆手,有些哭笑不得道:“别什么实话都往外说,被你济王爷爷听了多伤心。他当初能养出八万兵马,乃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再者说了,你眼界别太高,那八万兵卒可不算软蛋,他们曾经也鏖战过狼族的精锐。”
赵云明显有点不认同,小声道:“反正就那样吧,肯定比不上您养出的嫡系。”
杨一笑瞪了瞪眼,语气略带呵斥道:“这八万兵马如今也是大唐军卒,你所谓掌兵的将领岂能心存请示?去了以后好好操练,把他们操练成精锐不就行了?”
赵云迟疑一下,忍不住小声又道:“可是您心里应该清楚,那得花费多大的钱财。八万兵马如果都按照您养精锐的方式去养,每年开支最起码得一两千万贯……”
杨一笑无奈,目光朝着重臣们示意一下。
宋老生笑呵呵走上来,伸手轻轻一敲赵云的脑门,道:“傻孩子,还没听懂你父皇的意思吗?无论花多少钱,这钱不可能省。”
“你只需要负责练兵就是,该花钱的时候长辈们会调拨给你。”
“无论兵甲器械,又或战马粮草,只要把钱款上报给兵部,你大舅作为兵部尚书岂能不批?”
“兵部批了,朝堂会阻拦吗?”
“有宋伯伯坐镇中书省,有你唐青云外翁坐镇门下省,我们大笔一挥通过兵部的奏报之后,户部李老爷子难道不答应拨款给你么?”
“赶紧的,别傻着,接你父皇口谕,领兵去山西道镇守吧。”
“今天可不止你一个人要领差事,所以别耽误你父皇继续发布命令。”
“傻小子啊,比以前倒是长进了,能考虑这么多不容易,可惜光会考虑还不够。”
“你父皇他何曾做过无的放矢之举……”
“我们这些人难道想不到你担心的问题吗?”
经过宋老宋的提点,赵云才知道长辈们已经布局好了一切,于是双手抱拳向杨一笑行礼,大声道:“末将,领旨。领兵五万,镇守山西。”
杨一笑微微挥手,示意赵云可以退下。
紧接着,他目光看向下一个年轻武将。
果然如同老宋所言,今日安排不止一个,赵云给五万精兵去镇守,别的武将也要领兵出去。
……
【第一更送上,这章接近4000字超级大章,山水继续去写,今晚还有更新,大家先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