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青山镇,

在武昌城的东北方向,毗邻长江,商业繁荣,居民数千。

此地,

驻有1名绿营千总、后响应皇命又组织了本地团练。

……

吴军水师以舰载长炮轮番轰击,炮弹拉着长长的白烟落入镇中。

墙倒屋塌,烟尘滚滚。

百姓哭喊着跑出镇子,四散逃命。

几轮实心弹后,

吴军炮手换上了炙热弹。

木制建筑易燃,且房屋稠密,俯瞰好似鱼鳞。

2刻钟后,

舰队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座在大火中熊熊燃烧的镇子。

东山士官学校,

特意向所有学员教授过:

若要火烧城镇,朝上风向发射炙热弹即可。

若不想过多杀伤无辜,可先发射几轮实心弹作为警示。

……

武昌,

抢先一步得到了示警。

四门紧闭,兵丁上城,城内一片混乱。

巡抚王杰爬上城墙。

正好望见了溯江而上的吴军舰队。

只见旌旗飘扬,遮天蔽日,颇为威武。

“昭告全城,死守武昌,堵死北城门。”

然而,

吴军舰队却在武昌城下优雅的拐了个弯,驶入了长江支流,汉水!

瞬间,

武昌城头,鸦雀无声。

所有人就这么直勾勾的望着远去的白帆。

由于未曾得到武昌的明确指令,对岸的龟山炮台也未曾发炮!

……

初夏炎热的天气,王杰却浑身冰冷,感觉脚底板往上冒寒气。

他扭头对着心腹:

“快,派2路信使飞马去襄阳、南阳。”

“嗻。”

北城门洞被假山、石块彻底堵死了。

王杰见状叹了一口气。

下令:

“维持现状,人车通行先走其他城门。吴贼所图甚大,他们早晚还会回来的。”

“昭告城中守军,务必勤勉训练,奋勇杀敌。”

“今日起,守军伙食每顿再加2个白馍,本官会亲自监督。”

……

武昌,多灾多难。

前几年被白莲围困,死伤惨重。

如今,

很快又要再次面临兵灾了。

王杰嘱咐打开城门,再释放一批武昌百姓出城。

疏散!

他需要一座相对纯净、负担小的城池。

全盛时期,

城内至少有40万人,如今只剩下20万。

这20万人当中,有2万是兵,王杰新募的一支军队——武昌新军。

还有4万人是“新军”家眷。

武昌空出了很多宅子,被他全部征辟,作为新军士兵家属的住处。

战时,

一切简单粗暴。

……

夏季,东南风。

吴军舰队逆流,但可以借助风力。

长江流向不断改变,航速时快时慢。

在长江段航行,地狱号一点都不担心搁浅。

但驶入汉水之后,

甲板气氛就变的沉重起来。

舰长韦森额头渗出汗珠,下令和前舰拉开距离。

前甲板专门布置了1人盯着前舰尾部的旗号兵。

每行驶一段,

前舰的水手就放下秤砣测量水深,然后打出示意安全的旗语。

……

相对于长江,

汉水就像是一条小河,而且弯曲太多。

自古就有“曲莫如汉”的说法。

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对地狱号这样的尖底海上战舰都显得不太友好。

近日上游少雨,

汉水宽度更显窄,岸边露出的礁石让人心悸。

整个舰队的行驶速度被地狱号明显拖慢。

……

刘武和水师高级军官们商议后,

决定分兵。

留下3艘轻型战舰“嵇康级”、1艘运输舰,和地狱号结伴滞留。

待上游降水,汉水变宽变深后再追赶主力。

其余战舰继续上溯,快速封锁襄阳。

湖广的大米正在源源不断的流向北方。每多1袋大米过江,就等于清廷能多养一个兵。

粮食,就是军心!

……

驶过钟祥,汉水稍显宽直。

同时,

舰队也不断有所斩获,追上并俘虏了20艘运米的漕船。

漕粮的押运兵丁几乎没什么武力,或跳水求生或当场投降。

刘武下令将漕船队编入舰队。

水师,要长期执行封锁任务。

6000多人需要消耗的粮食物资会是个庞大的数字。

运输舰,

优先装载火药、炮弹、药品,以及各种当地无法补给的物资。

粮食所占比例并不多。

……

吴廷采用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战法。

在主力大军抵达之前,先派遣先锋小股精锐控制行军路径之上的一二富庶小镇。

取其粮秣、物资,

作为大军粮台,就食于敌境。

情报署首创,通过打听商贾,查阅地方志,结合细作的现场勘查,提前在地图上标注出几处合适的点。

陛下将其命名为——寄生战术。

很形象,

先侵入宿主,然后汲取营养,扎下根基。

之后,

主力扩大伤口,击败宿主。

寄生战术,已经实践了多次。例如:攻打安庆之役!

而西征舰队这1次的目标是:

位于襄阳城西的卧龙镇,以及上游距离襄阳200里水路的谷城县石花镇。

俩小镇,物阜民丰。

……

襄阳,提前得到了预警。

高度戒备

守军由400名满八旗,600名蒙八旗,以及后组建的襄阳城守营5000、陕甘绿营兵丁3000组成。

招募民壮无算。

和襄阳隔江相望的是樊城。

樊城面积略小,

驻扎了蒙八旗500,绿营兵5000。

两座城池都经过了修缮,

樊城之外,清军还增设了多处炮台。

……

所有人都在紧张等待着激战开始

刘武默默避入指挥舱中,作为总指挥,临战逞勇亲自开炮是白痴行为。

按照既定计划,

舰队需首尾相连,从襄阳和樊城之间冲过去。

以炮火对炮火。

之后,舰队不做停留,继续上溯。

首要任务是寻找落脚点,攻城是步兵赶到之后的事。

绵密的炮声,

几乎在一瞬间同时响起。

清军的炮击史无前例的高,弹落如雨。

因为,

汉水水面就这么宽,躲也躲不掉,路线是可以预估的,炮位是提前定好的。

……

第1艘“嵇康号”被火力夹击,连续中了6颗炮弹。

主桅倒下,甲板黑烟滚滚。

整艘船歪斜,

舰长当场身亡,幸存的1名水手长嘶吼着,指挥幸存水手控制前帆,尽量向前行驶一段,再搁浅到岸边。

如此,

还有获救的可能性。

第2艘嵇康级命运稍好一点。

虽然风帆被打成了筛子,甲板多处破损,水手死伤20余人,但至少没沉没。

第3艘,第4艘都是江南级,

楔入两城之间水面时,恰好是清军火炮装填的空隙时间。

……

江南级火炮甲板,

炮长一声令下,侧舷火炮逐个喷出火焰。

舱内瞬间充斥着大量烟雾。

炮手们大多已习惯了这种呛人的硫磺味,默默拉回火炮,重复着装填工作。

舰载炮装填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直接反应一支水师的素养。

炮长从舷窗探出头,

待硝烟散去,终于看清了炮击效果。

襄阳城北城墙经过了重新修缮,一直修到了汉水边,最底下的青石条泡在水里。

城墙高5丈,宽度3丈。

炮击后,

最外层的大块城砖多处严重破损,露出了里面的夯土坯。

……

于此同时,

清军的抬枪、弓弩哗哗倾泻。

打在甲板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炮长皱眉摇头,

他判断,若是想以常规舰载炮轰塌襄阳这样的坚城,不可能。

城砖包裹夯土的古典筑城法非常可怕。

只要足够厚

就算是200年后的152榴弹炮反复命中,也只能杀伤人员,而无法轰塌城墙。

甲板臼炮,

第一次展示出了可怕的威力。

从天而降的铁球砸入城里,腾起巨大的烟尘。

类似迫击炮的抛物线弹道很适合跨射,甚至无需精确计算。

……

舰队鱼贯通过,

江面炮声隆隆,火光闪闪,水柱漫天。

襄阳、樊城城墙笼罩在烟雾当中。

既有己方火炮轰击产生的白雾,也有被炮弹命中腾起的烟雾。

吴军舰队驶过江面时,皆火力全开。

炮击持续了1刻钟!

之后双方同时偃旗息鼓。

很多死鱼飘在水面,还有十几具吴军水手尸体。

……

察哈尔总管哲勇,终于移开了手持的盾牌,从临汉门垛口后探出脑袋,

心里嘀咕:

“老马,你死的不冤。”

“长生天可以见证,我们蒙古人从未听过这般凶猛的炮声。”

再看他手下那一张张大圆盘脸上,都是差不多的惊惧表情。

“刚才,吴贼炮击了多少次”

手下眨巴着眼睛,掰着手指苦思冥想。

……

哲勇叹气,扭头去找了一名正在发抖的文官,重复了同样的问题。

得到的答案是:

“300到500次。”

多处询问之后,

他基本确定,吴军至少轰了400发炮弹,其中十几发是重炮。

绿营兵围着一处房屋废墟,向下挖了4尺,从大坑里刨出了一颗炮弹。

称量结果:72斤。

哲勇反复摩挲着大铁球,憧憬着这门炮的口径。

脸绿了。

天塌了

严重程度甚至超过,

塌上的女人一边理腰带,一边笑道:

“台吉老爷,您何必为10年以后才可能致命的小毛病担忧呢,梅事!这可是放高丽贷的晋商老爷们给草原带来的高级特产。”

……

和他一样崩溃的是江南级甲板上的臼炮手。

4人的脸如同苦瓜,

望着甲板被后坐力震坏的大窟窿

这可是旗舰,整个吴军水师序列当中最坚固的战舰。

“总指挥”

“怎么回事”

刘武望着窟窿,也是一脸不可思议。

“就一炮”

“是。”

“我的天,这后坐力也太离谱了吧”

……

继撒克逊东印度公司总督阿德莱德赠送给刘武1门臼炮,以示友好后。

吴军军工署就迅速仿制了10门

口径有大有小,材质有青铜有铸铁。

以军工署的技术储备,仿造现成火炮的难度不大。

但是,

陆军部兵器署认为,臼炮的抛物线弹道,很复杂很头疼,参照射表都有些困难。

不过,

谁也没想到这玩意的后坐力如此之大。

只1发,

臼炮直接变身土行孙,击穿甲板,在舱内袅袅冒着白烟。

底下,

一群炮手透过窟窿和刘武面面相觑。

……

无暇研究,

维修木匠赶到,紧急修补窟窿。

沿途岸上,

到处都是在胡乱奔跑的人,有清军,有百姓。

李二狗看的嘴角咧上天,

笑道:

“这帮人瞎跑什么”

正看笑话,

舰长急匆匆过来,脸色严肃:

“中尉,旗舰有令,带你的人做好登岸突击准备,拿下卧龙镇。”

李二狗连忙敬礼。

……

2刻钟后,

运兵船向南岸靠拢,放下跳板,步兵快速下船。

朝着1里外的镇子发起包抄冲锋。

刘武爬上桅杆

拉开千里镜了望进展。

李二狗的混成营作风确实凶悍,步兵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冲锋,速度飞快。

直接将镇子的几条出入道路封住!

……

“卧龙镇百姓莫要惊慌,顺从者生,反抗者死!”

混成营士兵一边喊,一边快速进入镇中。

首要目标,

控制镇里的仓库、大商户,还有那几座豪华宅子。

感谢情报署,地图做的不错。

几乎没浪费多少时间,混成营就按图索骥,找到了关键——1处粮仓,2处商仓。

巡检司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几十人拎着腰刀急匆匆跑出来。

和混成营的士兵迎面撞上。

一阵排枪之后,刺刀解决问题。

……

倒是本镇的首富,牛宅有点难啃。

牛老爷是本地豪强,

家里豢养了几十号家丁,有刀、矛、弓箭,还有抬枪。

宅院高大,青砖厚实。

从里面把大门一关,家丁们趴在梯子上对外放枪。

混成营死了4个士兵,才攻破了院墙。

之后,

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牛老爷终于怂了,

举起双手高呼要改换门庭,愿为大军提供军饷云云。

李二狗懒得废话,拔出佩剑,一下就送牛老爷去了西天极乐世界。

……

千年卧龙镇,因诸葛孔明而出名,同时是襄阳周边数得上号的富庶小镇。

水师增派人手清点物资。

粗粗清点,

至少缴获了8000石大米,1500匹布,500匹丝绸,盐巴酒水瓷器零零总总。

刘武释然,

果然,最好的后勤补给是——抢!

总算有长期扼守的资本了。

最差情况,

10天后存粮耗尽,寄生失败。舰队放弃封锁任务,返航至九江。

……

军法官低声问道:

“总指挥,怎么处理百姓”

刘武高声道:

“传我将令,限时2刻钟,卧龙镇百姓可带走金银细软,全部离镇。“

“若有确无生计且愿意听从军令者,可留下做我军的雇工。包饭食、每天发放工钱100文。”

“你,立即上岸监督执行。”

“要快!”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