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苗有林将第2军团的人事调整情况,书面呈报了李郁。

李郁看完了,批阅“知道了”。

风淡云轻!

最近天气晴朗,正是秋收的好时节。

经济大臣范京把麾下所有人手全部撒了出去,征收皇粮。征粮结束之日,就是西线战事开打之日。

目前各地坚决打击清军的越境袭击破坏,为秋收护航。

为了震慑清军,

各军团甚至把打死的绿营兵首级砍下来戳在树枝上,竖在双方的中间地带。

俘虏则是押送去了马钢。

露天挖矿没有技术含量,只需苦力。百斤消耗一窝头,很划算。

不怕俘虏们不卖力,旁边有鞭子和钢刀呢。干活效率比江宁籍工人高多了。

……

一队空船,行驶在吴淞江上。

首船挂着旗帜:统征皇粮!

“前面停泊。”

“是。”

船头发号施令的是经济大臣麾下的一名文书,站在他旁边的是一名临时征调而来的商铺伙计。

这种奇怪的搭配方式是李郁的发明。

伙计只管称量登记百姓的交粮数量。按日拿工钱,每日4钱银子,包三餐,待遇不错。

船队靠岸后,2个原衙役带领着临时招募的壮丁。

一路敲着锣,举着“统征秋粮”的旗帜,沿路吆喝。

“交皇粮喽。”

见到官差催粮,

一个月前就陆续得到通知的松江府安亭镇农户们赶紧扛起麻袋,装上独轮车。

……

2个月前,

李郁就开始布置此事,要求每亩田交纳60斤稻米。

这个数字是经过实地考察和精密计算的。

清朝,江南的水稻亩产量大致是450斤。

按照丰年江南的米价算,一石米(120斤)在2.2两左右。一亩地的总收成就是8两余。

乾隆时期,

实行的是实物粮和银子相结合的收取方式。

如果全部折算成银子的话,相当于对于每亩地征收7钱3分银子,外加徭银2钱1分,总计每亩交银9钱4分。(1两=10钱,1钱=10分。)

9钱4分,大致相当于每亩地收入的九分之一。

听起来这个比例似乎也还行,属于可承受的负担。家里种过田的人都懂!

……

但我大清自有国情。

还有火耗、平余、某捐之类的中间环节,最终实际上每亩地所需交银,是要达到1两5钱的。

这其中还有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地方官可能会玩一玩金融手段,少收实物米,多收现银。

农夫手里没有现银。就必须把米先送去米铺子换成现银然后再交税。

里外里一折腾,又是扒下一层血淋淋的皮。

更有甚者,只能从米铺子换来铜钱。

然后官府宣布只收银子。农夫们就必须去钱庄拿铜钱换银子,再被扒一层皮。

其中痛苦,只能忍气吞声。

【数据参照《清史稿》和《赋税全书》,写历史文一旦涉及客观数据很头疼,不精确没有真实感,精确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作者君也算是理解了历史分类大神多灾多难,命运多舛的原因。】

……

清廷大概征收每亩地收成的六分之一。

吴王大概征收每亩地收成的七分之一不到。

另外,清廷会玩金融,吴王不会玩金融,吴王只收稻米。

所以吴王的60斤米是实打实的。

李郁基于大清国情、民众心理、还有历史实情敲定的这个数字。

既能展现自己的宽仁,和清廷形成对比。又不至于过于宽仁,被百姓怀疑是不是傻

古人早就说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要是只收30斤,百姓会害怕的。要么怀疑李郁脑子进水,要么觉得李郁的路肯定走不远。

这其中的逻辑看似荒诞,实则很合理!

……

村公所按照之前厘定的田亩数量,给每户下发了加盖红章的一张执照:民户交粮凭证。

还挨家挨户的通知:

届时锣一响,船一到,自己麻溜地去交粮。

当场交,当场清。

清了,今年你就不需要和官府再打交道了。

若是拖延误了时辰,对不住。

自己需要把粮食交到指定的地点去,过期不到,全家充军,咔咔咔。

……

安亭镇,

七宝村的吴老六带着全家人推着几辆独轮车疯狂的奔跑。

村公所的人说了:

前20位交粮的有奖励。

他咬着牙,操控独轮车狂飙田埂,急速甩尾多次,终于领先一步赶到了河边。

“军爷,我要交粮。”

“凭证”

吴老六赶紧掏出折叠的好好的交粮凭证,递上去。

“过称。”

吴老六家有12亩地,条件中等,好在家里孩子不多,日子倒也凑合。

【以当时生产力计算,一亩田的粮食产出勉强够养活一个壮劳动力。】

过称的伙计大声报道:

“720斤,过。”

收完粮,文书在那张纸上盖了一个红章:

“1776,完税证明。”

吴老六小心翼翼折叠好,包进油纸布里塞入怀里,转身欲走。

“老乡别走,你的奖品。”

一把崭新的长柄锄头,淬火钢口一看就很结实。木柄上还烙了一行黑字:积极交粮户!

烙字工序并不麻烦。

马钢的人找了块铁,仿照活字印刷。

烧红了在木柄上轻轻一按,字样就出来了。

……

吴老六眉开眼笑,妈的,居然见到回头钱了。真他娘的开天辟地第一次!

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

“军爷,你们还没问我名字户籍呢得在鱼鳞册上勾掉。”

一名官爷,严肃的说:

“不必了。王爷有令,以后不看鱼鳞册。村公所挨家挨户瞧一眼那张纸就行了。”

“那,那要是遗失了呢”

“以抗粮论处,充军。”

吴老六目瞪口呆。

这是李郁的创举:

征粮时不需对照鱼鳞册,省时省力高效。若是一个个对号入座,那个工程量太大了。

只管收粮,其他一概不管。

1个月后,

村公所的人上门查看证明,范京再派些人随机抽查。

……

船舱内,一袋袋粮袋子摞起来。

一艘满了就换下一艘。

目前的地盘大部分区域可实现水运收粮,又是节约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一艘船的运载量可以抵得独轮车一二百辆。

李郁把算计做到了极致。

粮食袋子都是农夫自己扛着扔到船舱里。

别小看了这几步路的工作,如果都雇人来干,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望着那一袋袋甩进去的粮食。

被雇佣来的伙计,忍不住提醒文书:

“官爷,这些粮食都没有开袋取样,万一麻袋里”

文书矜持的笑笑,模仿经济大臣范京讲话的样子:

“王爷仁义,信任百姓。”

“他老人家说过,江南百姓温良敦厚,不会做那没脸没皮之事,不必抽检。我以君子之心待百姓,百姓必定以赤子之心回报我。”

伙计听得很感动,旁边排队的农夫们听了甚至感动的抹眼泪。

……

实际上李郁的真正想法是:省时省力!

这么个衙役如狼似虎的时代,百姓敢往袋子里掺土,或者装潮湿粮食的概率很低很低。

不敢!真的不敢!

大清的百姓兹要一出门,就自带三分责任。唯恐麻烦找上门,哪儿敢和官府偷奸耍滑

不如直接省略开袋环节,节约无数时间、人力成本。

啥君子赤子的,都是宣传需要。

真实情况是:

粮食早一天入库,西线才能早一天开打。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正式展开秋季攻势——打九江。

当然了,

明年或者后年肯定会有聪明人发现这个漏洞,抱着侥幸心理恶意给粮食掺土洒水。

毕竟省下的粮食才是自家的嘛。

对此,李郁了然于心。

明年后年就会突然增加抽检工序,凡是发现的当场拿下,全家充军,咔咔咔。来个不教而诛!

上位者之心术,自然是遥遥领先200年的。

以淳朴百姓之偶生狡黠,自然是算计不过的。

……

附近的二十几个村子在半天内全部完工。

船队全部满载,扬长而去。

按照事先规定,他们会沿途给县城、府城各官仓提供相应数目的粮食。

其余的粮食则送至太仓的战备仓。

目前,有4处战备仓。

分布在治下的边缘地带,用意不言而喻,就近支撑军队打仗。

像这样的船队还有很多很多,穿梭在江南河网。从水线高高,到吃水深深,每天收获满满。

各地的仓库很快盆满钵满。

李郁惊讶的收到了一个尴尬的消息:

“仓库装不下了。”

“各府仓、4大战备仓全部满了”

“回王爷,是的。”

范京很开心,很自豪,他开始用数据说话:

“截止2日前,一共收了210万石粮。预计总数会突破300万石。所以要赶紧加修粮仓。”

……

胡雪余作为一个资深前师爷,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

他笑道:

“恭喜王爷,朝廷一年的漕运粮食总量是400万石。咱们区区十几府就快接近这个数字了。有粮就有人心,王爷的大业有望!”

李郁也笑了。

这就是没有中间商吃差价的红利,什么火耗、平余、丁银、这个捐那个税,全部归我!

范京也笑了。

作为前存菊堂成员,他很自然的产生了一些联想。

那会弟兄们靠着打出来的威名,在府城收取些“微薄”的安保费。如今,靠着一张纸收取“天文数字”的合法秋粮。

地盘才是区区十几州府而已,这要是军旗插上紫禁城之巅

不敢想不敢想!

收上来的钱粮能把太湖给填平喽!

范京一时间豪情万丈,冲动的喊出了一句:

“请王爷登基称帝。”

李郁一愣,随即摆摆手:

“早了早了。”

胡雪余也点头:

“高筑墙,广蓄粮,缓称帝。王爷目前应该狠狠的扩军!尽快取江西全省和江北安庆重镇。”

……

说到这,李郁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第4军团现状如何”

众人一愣,不知如何开口。

还是范京说话了:

“据说,第4军团气质特殊,一言难尽。”

次日,

李郁坐一艘快船赶到黄浦江以东,第4军团驻地。

荒凉的浦东这会是绝对的乡下。作为训练场很好,不存在枪炮扰民或者被人窥视的风险。

军营的大门口,挂着一幅对联:

左边是:种田开荒不如三年经商

右边是:三年经商不如祖上扛枪

横批:王爷万岁

……

李郁忍不住笑了,指着问道:

“这是谁的手笔”

一名军官拱手道:

“这是宣传署贾笑真署长的杰作。王爷若是觉得不妥,属下立马命人取下。”

“不,恰如其分。留着吧。”

说罢,李郁大步走入营中。

木屋、砖屋是士兵们自己动手修建的,中规中矩。

砂石道路简陋但是实用。

干净,简朴,卫生尚可。

左边的校场,在进行队列训练。右边的校场,在进行射击训练。

李郁先视察了队列训练,大为诧异。

因为这帮人队列走的相当好。左转,右转,三横列,以及行军变换响应都很迅速。

一名训练军官也如实汇报:

“第4军团的士兵识字率高。纯文盲只有三成,其余的或多或少认识一些字。”

李郁点点头。

这支军队的大部分人之前是小商贩小掌柜,识字率高并不奇怪。除了识字,还很机灵,或者叫狡诈。

……

射击校场,气氛有些诡异。

一名军官怒吼:

“端稳了端住了,瞄准了再打。”

砰砰砰,一阵白烟。

军官跑过去看了眼靶子,暴怒痛骂,连踹数人。

李郁皱眉:

“这是怎么回事”

旁人尴尬道:

“或许是臂力不足,或许是胆怯。列队射击总是不理想。”

李郁观望了一会,示意停止射击,然后走了过去。

脸色平静的询问一新兵:

“你是自愿当兵的吗”

“回官爷,是。”

“不怕吗”

新兵小声道:

“当然怕,不过那酒水的经销权实在诱人”

“三年经商,不如祖上扛枪”

“三十年经商也不如,前提是活下来。”

李郁笑了:

“所以,你是把加入第4军团当做一个很划算的生意喽”

“对呀对呀,很有赚头的。”

……

亲卫们制止了差点暴走的军官,示意他们走开,不要打扰了王爷了解实情。

李郁脸色平静,问道:

“大家是不是都这么想”

众人不认识李郁,但也猜到是个官,脾气不错还是江南老乡。

就壮着胆子答道:

“是啊。”

“这么说来,你们都很有商业眼光喽”

众人笑,有一年龄稍大的说道:

“官爷,我是做熟食生意的。酒肉搭配,那就是如虎添翼,将来肯定能做成百年老字号传给子孙。”

“酒水经销,就一定挣钱”

众人都笑了,觉得这位年轻的文官肯定不懂生意。

于是解释道:

“官爷您可能不知道,有酒水执照才能卖酒。这样的生意稳赚不赔。”

“那若是执照发放太多呢”

……

【解释一下可能的读者疑问。1,某些配角会不会写忘了不会,剧情涉及到自会出现。剧情线太多,角色过百,只能按需出场(大嫂除外,不好处理,只能神隐)。2,就光调侃黑咱大清不会,当剧情走到了国际篇,白皮一样黑,甚至包括李郁。毕竟人间哪有泾渭分明的黑白,只有一道精致的灰!3,你想写什么我想写不那么假的历史!历史就是人,没有圣人,没有完人,只有人。此段不收费。】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