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直啊元直,你我同窗之谊,肝胆相照,何须有此顾虑?”
“大明求贤若渴,以你之才,正该在此大展宏图!”
“若因我之故而踌躇不前,岂不是让我成了阻碍贤路的罪人?”
诸葛亮笑了片刻,随即紧紧握着徐庶双手说道。
徐庶被他这番坦诚之言说得又是惭愧又是感动,亦笑道:
“是庶小人之心了。”
“孔明风采更胜往昔,庶佩服。”
笑声暂歇。
一名被搀扶的少年被扶着走了过来。
正是黄忠之子黄叙。
见到黄叙过来,黄忠也连忙过去搀住了黄叙。
诸葛亮目光扫了扫眉宇间难掩忧色的黄忠,以及他身侧那面色苍白、气息羸弱的少年。
他心思缜密,立刻察觉有异,温言询问道:
“汉升叔父,这位是令郎?”
“观其气色,似乎……”
黄忠闻言,虎目一黯,叹了口气,将爱子黄叙自幼体弱,沉疴难起,遍寻名医皆束手无策的情况简略说了一遍。
“听闻大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或有良方,故此番护送月英前来,亦存了为犬子寻医问药之心。”
诸葛亮听罢,神色顿时肃然,他毫不犹豫地承诺:
“汉升将军放心,此乃大事。”
“明日一早,亮便亲自陪同将军与叙公子前往太医院。”
“太医院汇聚天下医道圣手,更有院使李时珍大人坐镇,或有奇法可医叙公子之疾。”
黄忠闻言,大喜过望,激动得便要抱拳行大礼:
“孔明,此恩……”
诸葛亮眼疾手快,连忙托住黄忠的手臂,恳切道:
“叔父万万不可,月英唤您一声叔父,您便是亮的长辈。”
“此乃分内之事,何须言谢?”
“莫要折煞晚辈。”
一旁的黄月英见诸葛亮如此安排周到,心中暖流涌动,亦开口道:
“孔明,我也心系叙弟病情,明日可否一同前往,也好有个照应?”
徐庶也点头附和:
“我也一同前去,多个人也多份力。”
诸葛亮笑了笑,自然应允:
“如此甚好。”
正说话间,府中管事前来禀报,宴席已备好。
诸葛亮便引着众人移步花厅。
这接风宴虽设在诸葛亮的简朴府邸,但其丰盛与精致程度,却再度让初来乍到的黄月英、徐庶、黄忠等人深感震撼。
只见楠木圆桌上,杯盘罗列,并非一味追求山珍海味的奢华,却处处透着不凡。
那米饭粒粒晶莹饱满,散发着淡淡的灵气与清香,竟是常供的“珍珠灵米”;
清蒸的鱼看似寻常,肉质却鲜嫩异常,入口即化,隐有暖流滋养经脉,乃是御水河中所产的“银线灵鳟”;
一碟翠绿的时蔬,爽脆清甜,竟是城外灵田每日清晨送来的“翡翠青”;
更有一盅炖汤,汤色清澈见底,却药香扑鼻,显然有固本培元之效。
就连佐餐的果品,也是些他们叫不出名字、但显然蕴含灵气的异果,色泽诱人,香气馥郁。
黄忠看着满桌灵气盎然的菜肴,想到这或许对儿子病情有益,小心翼翼地为黄叙布菜。
黄叙吃了几口灵米和鱼羹,苍白的脸上竟难得地泛起一丝浅浅的红晕,精神似乎也好了一些。
徐庶夹起一筷“翡翠青”,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温和灵气,不禁叹道:
“早闻大明灵植普及,却不想竟已至斯。”
“这等灵食,在我等昔日所处之地,便是刘家子弟也未必能日日享用。”
诸葛亮闻言,只是淡然一笑,举箸示意:
“在大明,这些虽非街巷寻常之物,但在官宦之家及稍有资财的商户中,倒也寻常。
“陛下鼓励灵植推广,户部和‘良种监’又不断改良种植之法,产量逐年攀升。”
“假以时日,或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亦未可知。”
他语气平和,却听得徐庶、黄忠心中波澜再起。
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等气魄与愿景,当真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
宴席在略显沉默却心思各异的氛围中结束。
诸葛亮吩咐童子引徐庶、黄忠父子前往早已收拾好的客房安顿。
黄月英见诸葛亮安排了众人,却未安排自己,脸颊不由飞起两朵红云。
她虽与诸葛亮早有婚约,但毕竟尚未成礼。
“孔明,我……我尚未与你成亲……”
诸葛亮先是一愣,随即恍然,看着未婚妻羞赧的模样,哭笑不得。
“我怎会不知呢?”
“来,我早为准备好了房间。”
“你去看了便知。”
怀着几分好奇,黄月英随着诸葛亮来到东厢一处独立的小院。
推门而入,院内清幽,几丛修竹,一方石桌。
步入客房,里面的陈设却让她瞬间睁大了美眸。
只见这房间靠窗摆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案,案上并非寻常文房四宝,而是整齐陈列着各种规格的刻刀、矩尺,以及一些她叫不出名字、但一看便知是用于精密制作的工具。
这些工具材质非金非木,闪着幽光。
墙角立着几个多宝架,上面摆放的不是古董玉器,而是各种奇特的模型。
有结构复杂的楼阁,有类似水车但更为精巧的传动装置,甚至还有一具按照比例缩小、关节可活动的木制人偶。
墙壁上悬挂着的,也不是山水字画,而是一张张绘有奇异图案和符号的图纸。
这哪里是客房,分明是为她量身定制。
“月英,这间屋子,是我得知你答应前来后,特意根据你平日喜好,连夜改造布置的。”
诸葛亮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知道你醉心机关之术,此地工具、材料虽不及天工院齐备。”
“但供你平日钻研、练手,应当足够。”
“那些图纸,有些是我从工部借阅的公开图样,有些则是天工院一些年轻匠师的习作,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黄月英转过身,望着诸葛亮,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与感动。
她原以为来到大明,需要慢慢适应,甚至可能因女子身份在机关一道上受到轻视。
却不想诸葛亮早已为她准备好了一切,如此贴心,如此懂得她的心思。
“孔明……谢谢。”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一句。
她走到书案前,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些精良的工具。
随即,又抬头细细观看墙上的图纸。
那些图纸所展现的构思之巧、计算之精、结构之妙,许多地方都让她有茅塞顿开之感。
黄月英已经完全沉浸在这方属于她的新天地中,时而拿起工具比划,时而对着图纸凝思,口中喃喃:
“妙极!”
看着她眼中比星辰更耀眼的光彩,诸葛亮随即也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