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几天,天中渡这座原本因战乱和严寒而显得萧条破败的江北渡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蜕变成了一座庞大而高效的战争机器。
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更是能切身感受到的。
首先抵达的是先行补给队伍。
如同无穷无尽的工蚁,从北祁腹地各个方向汇聚而来。
一辆辆满载着粮草、药材、箭矢、盔甲、攻城器械部件的大型驮车,排成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轰隆隆地驶入天中渡以及周边临时开辟出的巨大物资囤放场。
民夫们喊着号子,在军官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将如山般的物资卸下、分类、堆放整齐。
空气中弥漫着新割草料的清香、桐油的味道、金属的冰冷气息以及无数人聚集产生的汗味。
混合成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心悸的战争气息。
作战军队是四十万,但为之服务的后勤民夫、工匠、医官、以及保障线路安全的辅助兵员,数量只会更多。
整个北祁的战争潜力,正在被全力动员起来。
而真正抵达天中渡的作战部队,目前约有二十万之众。
他们是此次南下的中路军,也是绝对的主力精锐。
另外二十万分属左右两翼,将从下游的天云渡和上游的天水渡过江策应。
即便如此,二十万大军连同其坐骑、装备,也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渡口周边,连绵不绝的军营帐篷如同雨后蘑菇般迅速“生长”出来,覆盖了方圆数十里的土地。
每天清晨和黄昏,操练的号角声、士兵们喊杀的口号声、以及战马的嘶鸣声,汇聚成一片沉闷而充满力量的声浪。
震撼着大地,也震撼着每个人的心弦。
也只有北祁这等富饶的北方大国,在解除了北疆妖族这个心腹大患之后,才能腾出手来集结并支撑起如此规模庞大的军队远征。
而这背后,更离不开赵家这个庞然大物倾尽全力的财力物力支持。
粮食、军饷、物资采购、运输损耗…
每一天消耗的都是天文数字。
赵公明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更清楚这一战北祁不能败,人族更不能败。
一旦败了,江南沦陷,妖族兵锋直指离江,届时玉石俱焚,赵家积累再多的财富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最终什么都剩不下。
而如果赢了…
那么赵家凭借此役的倾力付出,必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声望和北祁朝廷更深的信赖,其商业版图将拓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现在花出去的每一个铜板,将来都会加倍地赚回来。
这是一场豪赌,赌上的是国运,也是家运。
更令人动容的是百姓的反应。
尽管战争意味着赋税加重、物资管制、亲人离别。
但当人们意识到这次北祁出兵支援南昭,表面上看似是与江南诸国联军的较量,但其根源和最终目标直指背后更可怕的北疆妖族时,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这不再是简单的国与国之间的征伐,这是人族与妖族之间生存空间的争夺!
没有人愿意看到妖族铁蹄踏破河山,没有人愿意沦为异族的奴隶和血食。
因此,尽管生活艰难,但大多数人并未抱怨退缩。
许多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过往的军队送去热汤热饭。
工匠们日夜赶工,为军队修补器械、打造箭镞。
郎中们组成了民间的医疗队,准备随时救助伤员…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地为这场关乎种族存亡的战争,尽一份力量。
一种悲壮而团结的氛围,笼罩着天中渡乃至整个北祁南下沿线。
在这片紧张忙碌到极致的景象中,有两个人的身影最为突出。
一是赵公明。
几乎忙得脚不沾地,原本俊朗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亲自奔波在各个物资囤放场、渡口码头、甚至是民夫营地,协调着海量物资的调度和输送,解决着层出不穷的突发问题。
嗓音因为不断发号施令而变得有些沙哑,华贵的锦袍也沾上了尘土,但毫不在意。
此刻他不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而是一个高效冷静的战争后勤总指挥。
另一个则是周晚。
这曾经混吃等死的公子哥,如今掌握大权的一字并肩王更是如同旋风一般,席卷了整个天中渡。
军营、帅帐、江边、甚至是前线侦查小队回来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需要统筹全局,制定渡江后的进军方略。
协调各路将领,安抚军心士气,还要与圣山等修行宗派的代表保持沟通。
脸上那惯有的玩世不恭的笑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凝的果决和迫人的威势。
此次南下大军的主帅一职,由杜景担任。
虽然年纪轻轻,却已在北线与妖族的战斗中屡立奇功。
以用兵奇诡、胆大心细着称,是北祁军中新晋崛起的将星,深得周信的赏识。
还有一点,他是杜清墨的堂兄。
而北祁的军神,元帅周信并未亲自前来。
他需要稳定后方,并为前线提供持续的战略支持和预备队。
除了庞大的军队,另一股强大的力量也汇聚到了天中渡,那便是来自各大宗门的修行之人。
以圣山大师兄木凡为首,北落山等大小宗派的弟子们,纷纷响应号召,前来助战。
穿着各式的宗门服饰,气息或凌厉或沉静,与军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却又同处一片营地。
他们来到这里并非为了北祁,甚至也不是为了南昭。
正如当初他们驰援北境十城一样,他们为的是整个人族。
有时候,家国天下并不只是一句空谈。
而他们的加入无疑为这支大军注入了强大的高端战力,也极大地提振了普通士兵的士气。
寒风依旧凛冽,离江的冰层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天中渡,这座古老的渡口,从未像此刻这般,充满了一种压抑到极致,却随时都会爆发出力量的感觉。
一种大战即将来临的紧迫感,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军队在集结,物资在汇聚,修士在云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南方那片被战火笼罩的土地。
箭,已搭在弦上。
就在天中渡如同一台精密而狂暴的战争机器般高速运转,无数人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忙得焦头烂额之际,易年却依旧保持着那份近乎“不合时宜”的宁静。
仍然待在那艘被冰封的孤船上,日复一日地翻阅着那些似乎永远也看不完的书籍。
那满舱的典籍,浩如烟海,不知何时才能翻阅殆尽。
更无人知晓,他要寻找的那个“很重要的东西”,是否有了眉目。
云舟仿佛自成一方世界,外界的所有喧嚣、紧迫、乃至悲壮,都被那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然而,这份独处的宁静,在一个星辉黯淡的夜晚被打破了。
几名来自修行者阵营的年轻人,联袂来到了易年的船上。
为首的,正是圣山这一代弟子中的领袖人物,木凡。
依旧黑的有些过分,显得牙又白了许多。
蓝如水跟在旁边,还是抱着剑。
跟在后面的身材高壮褪去了不少稚嫩的剑十一。
曾经那个憨态可掬的小胖子,早已在岁月的磨砺和艰苦的修行中,成为了锋芒初露的剑道高手。
桐桐依旧是少女娇憨模样,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一切。
此外,还有潇沐雨和花辞树。
几乎是前后脚,周晚也大大咧咧地上了船,依旧是那副走到哪儿都像回自己家的随意模样。
最后是一身素白,悄无声息出现的千秋雪。
也不知他们是事先约好,还是深感大军开拔在即,若再不来便可能再无如此闲暇相聚的时刻,故而纷纷前来。
当这一行人踏上船舱,看到眼前的景象时,除了早已习惯的千秋雪和周晚,其他人都不由得愣了愣。
他们来之前或多或少都听过关于易年在此“看书”的传闻,但大多以为那只是一种比喻或者另有深意。
直至亲眼所见,才发现小师叔竟然真的只是在看书…
瞧见这些熟悉的面孔,这些曾经并肩作战过的伙伴,易年自然是欢迎的。
放下书,脸上露出了平和笑容。
“都来了?坐吧,地方小,随便找地方坐…”
招呼着,语气熟稔而自然。
若是时光倒流回几年前,云舟上的画面定然截然不同。
那时的他们固然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天赋异禀,光芒初绽,但终究还带着少年的青涩与未褪的稚嫩。
木凡或许还稍显拘谨,蓝如水尚存几分锋芒。
剑十一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胖小子,潇沐雨、花辞树等人也远未有今日这般沉稳的气度。
然而,几年光阴倏忽而过。
乱世如同最残酷也最有效的熔炉,战火是最好的催化剂。
在这波澜壮阔又危机四伏的大时代里,这些昔日的少年少女,早已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兑现了他们傲人的天赋。
如今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需要长辈呵护的幼苗,而是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强者。
这里的任何一个人,放在以往任何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都足以成为引领风骚横扫一个时代的绝代天骄。
而如今,他们却如同约好了一般,齐齐涌现于这个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
这或许是一种不幸,因为他们不得不直面最残酷的战争与牺牲。
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这恰恰说明,人族气运未绝!
在面临前所未有之危局时,总有应运而生的英才站出来,扛起种族存续的重担,于绝望中开辟希望之路!
他们的成长与汇聚,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最壮丽的诗篇之一。
……